闖王李自成祖父—李海“墓”開挖紀實
闖王李自成祖父—李海“墓”開挖紀實
二00九年三月,当大顺帝闯王李自成祖父—李海 “墓”(据李自成的家族说听他们的爷爷们曾说大顺帝李自成祖父—李海 “墓”就在李站村鱼河梁山埋着,随葬品还有斗底大的一块“墓铭砖”)现世的消息传遍李站全村后,闯王更加扬眉吐气,士气鼓舞。闯王祖父—李海“墓”现世,还得从“李发展”追寻母亲遗骨说起:
米脂县李站村,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,曾有一名叫李海富的村民,他先取妻冯氏,生一子,小名叫“来子”,“来子”五岁时,母亲(冯氏)病故,葬于李站村的“石沟渠”山上。(后因村里要在“石沟渠”建猪场,海富将前妻冯氏的白骨移埋到了李站村“鱼河梁”山上)之后不久,李海富又取妻尹氏,生下两个儿子,大儿子取名“来保”,二儿子取名“来义”。 迫于生计,李海富就把先妻(冯氏)生的儿子“来子”过继到延安富县一家姓李的人家,改名“李发展”。“李发展”从小酷爱学习,长大后经商有道,经济充足,时常接济现住李站村的侄儿们,侄儿们称“李发展”为大伯,弟兄之间也比较要好。
上 世纪七十年代,李站村也和全国一样开展农业学大寨,当年五十多岁的李海富在本乡薛坪村搞农田会战,不幸被山体塌方压死。李站村接到他不幸死亡的消息后,连 夜组织民兵在李站村的一个山梁上挖—墓穴(挖墓穴的人现都健在)。次日中午,将李海富遗体运回李站村掩埋。因当时通讯与交通都不发达,当远在延安的李发展 闻讯后赶回李站村葬父时,父亲已入土三天了,其弟“来保”告诉大哥李发展说:“我把先妈遗骨同父合葬好了”。后来“来保”到而立之年也突然暴疾身亡。
近年来“来保”的 儿媳和孙子时常发癫,发癫时梦话连连,“说自己的爷爷和奶奶没合葬在一起,而爷爷和奶奶要求合葬。”(指李海富和冯氏)。为此“来义”去询问延安的大哥李 发展。“李发展”一听大吃一惊,隐约记得二弟告诉过自己,父亲与母亲已合葬一起,怎么现在又出现这种情况呢?他急忙赶回李站村找到当年为父亲挖墓穴的当事 人进行询问,可为父亲挖墓穴的人都说,当年葬埋进去的是你父亲一人,你母亲没有埋进去。他听后如青天霹雳,自己连母亲埋藏在何处都不清楚,并发誓要找到埋 葬母亲的地方。于是,他走访了李站村所有上了年纪的人,都说不清楚埋葬母亲的准确地点,只知道第一次埋在石沟渠,第二次见你弟“来保”背着你母亲的遗骨往 鱼河梁山的方向去了,谁也没见过具体埋到哪一块地。天啊,好大一座鱼河梁山,到哪里找寻母亲的坟墓?……
从此,李发展就踏上了苦苦的寻母遗骨之路。从二00八年夏天开始历经大半年,动用了几百人次,求问了多少个“神庙”,投入万余元,翻遍了鱼河梁山上所有可能葬人的地方,可母亲的坟墓仍无踪迹。二00九 年三月初,李发展又请来了青草梁村“神汉”和“神汉楼轿”寻找母亲的坟墓。说也奇怪,这风水先生在鱼河梁山上一块空地停下说:“发展,此山峁乃风水宝地, 从阴阳八卦的角度讲,你母亲应该就掩埋在此,快找人开挖…”。(在我们陕北非常信奉风水先生,婚丧嫁娶都得请风水先生择日选址。)发展抱着试试看的心里, 找来七八个人在这空地上进行开挖,果然奇迹出现了,一堆白骨出墓了,找到母亲的遗骨,发展激动的泪如泉涌。紧接着更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,随着墓穴的挖掘又 一堆白骨出现了,并且还有斗底大的一块“墓铭砖”(待考)和其 它随葬品。“发展”一下子瘫坐在地上,仰天长叹说:“这哪是我母亲的遗骨,分明是别人夫妇遗骨的合墓,快快将墓埋好”。这时,在开挖墓穴的人之中有一好奇者说:“咱看看墓铭砖上记载的是什人…”,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用手抚去“墓铭砖”上的土,但字迹模糊不清,他们就用一壶开水泼到墓铭砖上,这时,依稀看到这块“墓铭砖” 上写着:安葬大吉……等内容,随后,大家将“墓铭砖”与墓穴一起掩埋。
說也湊巧,當時,李站村正巧來了一批榆林市文物普查隊員,得知“李發展”挖墓尋母,發掘一座明朝墓穴,並有“墓銘磚”一塊,考查隊員便組織人重新打開這個墓穴,仔細辨認了“墓銘磚”上的記載,“墓銘磚”倒數第二行開頭就寫著:“亡人李海”等字。這“亡人李海”不正是大順帝李自成祖父的名字嗎?李自成的祖居不就是“海會寺溝”(李家站)嗎?他們將“墓銘磚”取回後,仔細分析辨認,並與闖王李自成出生時間進行對照,李海死去六年後,生下李鴻基(李自成)。按年齡推算符合孫輩關系,初步認定這就是闖王李自成祖父李海的“墓銘磚”。
這一下,李發展徹底地死心了,他決定再也不枉費心機尋找母親的遺骨了,並選吉日“鑄銀人”充當母親與父親合墓,可當他打開父親的墓穴時,“喜事”出現了,兩副棺木齊齊在墓穴中擺放,原來母親與父親早在一起合墓了。他喜出望外,連連叩頭,說是神靈點化。
原来事情是这样的,李海富被土压死后,村委会安排民兵连夜挖好了墓穴。第二天,就在民兵到薛坪村认领李海富的遗体时,李海富次子来保一人,把其先母(冯氏)的墓穴打开后,取出先母(冯氏)遗骨,在父亲的尸体未安葬之前,已把先母(冯氏)遗骨安葬到李海富的墓穴中,难怪大家都不知道李发展的母亲已合墓进去的事。通过李发展寻母遗骸的几番周折,却意外发现闯王李自成祖父—李海的墓葬, 不知是“李发展”苦寻母亲遗骨的事感动了神灵?还是上天有灵?为此,闯王李自成的家族人为了缅怀祖先,在李站“寺伙滩”自成广场塑了一尊高三米的李自成汉白玉雕像,并在李自成祖父李海的墓前树蛟龙碑一座。按传统习俗祭祖敬奉。
资料来源 李凤桐 李增田
整 理 杜芳秀 孟朝霞
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
二00九年三月,当大顺帝闯王李自成祖父—李海 “墓”(据李自成的家族说听他们的爷爷们曾说大顺帝李自成祖父—李海 “墓”就在李站村鱼河梁山埋着,随葬品还有斗底大的一块“墓铭砖”)现世的消息传遍李站全村后,闯王更加扬眉吐气,士气鼓舞。闯王祖父—李海“墓”现世,还得从“李发展”追寻母亲遗骨说起:
米脂县李站村,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,曾有一名叫李海富的村民,他先取妻冯氏,生一子,小名叫“来子”,“来子”五岁时,母亲(冯氏)病故,葬于李站村的“石沟渠”山上。(后因村里要在“石沟渠”建猪场,海富将前妻冯氏的白骨移埋到了李站村“鱼河梁”山上)之后不久,李海富又取妻尹氏,生下两个儿子,大儿子取名“来保”,二儿子取名“来义”。 迫于生计,李海富就把先妻(冯氏)生的儿子“来子”过继到延安富县一家姓李的人家,改名“李发展”。“李发展”从小酷爱学习,长大后经商有道,经济充足,时常接济现住李站村的侄儿们,侄儿们称“李发展”为大伯,弟兄之间也比较要好。
上 世纪七十年代,李站村也和全国一样开展农业学大寨,当年五十多岁的李海富在本乡薛坪村搞农田会战,不幸被山体塌方压死。李站村接到他不幸死亡的消息后,连 夜组织民兵在李站村的一个山梁上挖—墓穴(挖墓穴的人现都健在)。次日中午,将李海富遗体运回李站村掩埋。因当时通讯与交通都不发达,当远在延安的李发展 闻讯后赶回李站村葬父时,父亲已入土三天了,其弟“来保”告诉大哥李发展说:“我把先妈遗骨同父合葬好了”。后来“来保”到而立之年也突然暴疾身亡。
近年来“来保”的 儿媳和孙子时常发癫,发癫时梦话连连,“说自己的爷爷和奶奶没合葬在一起,而爷爷和奶奶要求合葬。”(指李海富和冯氏)。为此“来义”去询问延安的大哥李 发展。“李发展”一听大吃一惊,隐约记得二弟告诉过自己,父亲与母亲已合葬一起,怎么现在又出现这种情况呢?他急忙赶回李站村找到当年为父亲挖墓穴的当事 人进行询问,可为父亲挖墓穴的人都说,当年葬埋进去的是你父亲一人,你母亲没有埋进去。他听后如青天霹雳,自己连母亲埋藏在何处都不清楚,并发誓要找到埋 葬母亲的地方。于是,他走访了李站村所有上了年纪的人,都说不清楚埋葬母亲的准确地点,只知道第一次埋在石沟渠,第二次见你弟“来保”背着你母亲的遗骨往 鱼河梁山的方向去了,谁也没见过具体埋到哪一块地。天啊,好大一座鱼河梁山,到哪里找寻母亲的坟墓?……
从此,李发展就踏上了苦苦的寻母遗骨之路。从二00八年夏天开始历经大半年,动用了几百人次,求问了多少个“神庙”,投入万余元,翻遍了鱼河梁山上所有可能葬人的地方,可母亲的坟墓仍无踪迹。二00九 年三月初,李发展又请来了青草梁村“神汉”和“神汉楼轿”寻找母亲的坟墓。说也奇怪,这风水先生在鱼河梁山上一块空地停下说:“发展,此山峁乃风水宝地, 从阴阳八卦的角度讲,你母亲应该就掩埋在此,快找人开挖…”。(在我们陕北非常信奉风水先生,婚丧嫁娶都得请风水先生择日选址。)发展抱着试试看的心里, 找来七八个人在这空地上进行开挖,果然奇迹出现了,一堆白骨出墓了,找到母亲的遗骨,发展激动的泪如泉涌。紧接着更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,随着墓穴的挖掘又 一堆白骨出现了,并且还有斗底大的一块“墓铭砖”(待考)和其 它随葬品。“发展”一下子瘫坐在地上,仰天长叹说:“这哪是我母亲的遗骨,分明是别人夫妇遗骨的合墓,快快将墓埋好”。这时,在开挖墓穴的人之中有一好奇者说:“咱看看墓铭砖上记载的是什人…”,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用手抚去“墓铭砖”上的土,但字迹模糊不清,他们就用一壶开水泼到墓铭砖上,这时,依稀看到这块“墓铭砖” 上写着:安葬大吉……等内容,随后,大家将“墓铭砖”与墓穴一起掩埋。
說也湊巧,當時,李站村正巧來了一批榆林市文物普查隊員,得知“李發展”挖墓尋母,發掘一座明朝墓穴,並有“墓銘磚”一塊,考查隊員便組織人重新打開這個墓穴,仔細辨認了“墓銘磚”上的記載,“墓銘磚”倒數第二行開頭就寫著:“亡人李海”等字。這“亡人李海”不正是大順帝李自成祖父的名字嗎?李自成的祖居不就是“海會寺溝”(李家站)嗎?他們將“墓銘磚”取回後,仔細分析辨認,並與闖王李自成出生時間進行對照,李海死去六年後,生下李鴻基(李自成)。按年齡推算符合孫輩關系,初步認定這就是闖王李自成祖父李海的“墓銘磚”。
這一下,李發展徹底地死心了,他決定再也不枉費心機尋找母親的遺骨了,並選吉日“鑄銀人”充當母親與父親合墓,可當他打開父親的墓穴時,“喜事”出現了,兩副棺木齊齊在墓穴中擺放,原來母親與父親早在一起合墓了。他喜出望外,連連叩頭,說是神靈點化。
原来事情是这样的,李海富被土压死后,村委会安排民兵连夜挖好了墓穴。第二天,就在民兵到薛坪村认领李海富的遗体时,李海富次子来保一人,把其先母(冯氏)的墓穴打开后,取出先母(冯氏)遗骨,在父亲的尸体未安葬之前,已把先母(冯氏)遗骨安葬到李海富的墓穴中,难怪大家都不知道李发展的母亲已合墓进去的事。通过李发展寻母遗骸的几番周折,却意外发现闯王李自成祖父—李海的墓葬, 不知是“李发展”苦寻母亲遗骨的事感动了神灵?还是上天有灵?为此,闯王李自成的家族人为了缅怀祖先,在李站“寺伙滩”自成广场塑了一尊高三米的李自成汉白玉雕像,并在李自成祖父李海的墓前树蛟龙碑一座。按传统习俗祭祖敬奉。
资料来源 李凤桐 李增田
整 理 杜芳秀 孟朝霞
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